春秋时期,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下滑。然而,历史上却有一位美丽的女子,她三次成为王后,九个男人因她而死,她的名字与“杀三夫一君一子,亡一国两卿”的传奇联系在一起。那么,为什么当时的君臣们对她趋之若鹜?她那漂泊不定的一生背后,又隐藏着怎样的传奇经历?不妨关注一下这个故事,一探究竟。
她出身郑国,乃是郑国的公主。在那个战火纷飞、动荡不安的时代,连国君也时常遭遇流亡。因此,从小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她,早早便懂得了悲凉的滋味,深知公主的身份只能暂时保得一线安宁,未来未必可知。
十三岁那年,她的父亲郑穆公即位,成为郑国的国君。她和母亲一同从外城搬进了内城的郑王宫。宫墙高耸,将她与外面的世界隔开,站在闺房窗前,她能看到雾气弥漫的远山和飞舞的小鸟,但却再也看不见城郊河中的藻草,更不见曾经一起嬉戏的村野少年。
展开剩余82%春雨初歇的清晨,窗外传来鸟鸣,她从杏花的香气中醒来。那天的早晨,她隐约感到一丝心慌,仿佛预示着某种神秘的事情即将发生。她坐在窗边,长时间凝视铜镜中的自己。镜中的女孩已经褪去稚气,眼睛如秋水般深邃,肌肤如雪般光滑,几乎无需任何妆饰便已美丽动人。
午饭过后,她有些迷茫地躺在卧榻上,期待着某种事件的降临。果然,未时将至,门外传来了轻轻的敲击声。她尚未起身,木门便发出一声低沉的吱响。她不禁心神大乱,仿佛被一股神秘的力量定住,无法动弹。门外走进的是她庶出的兄长——公子蛮。
自从迁入王宫后,郑穆公的几个未婚子女都住在同一区域,平日里彼此往来频繁。公子蛮对她尤其关照,常常显得格外殷勤。今天早上,她的直觉愈加敏锐,隐隐猜到他对自己的态度变得有些异常,甚至有些近乎谄媚。这样的猜测让她感到困惑不已,明知有违礼法,却又好奇心难以遏制,想要拨开那层朦胧的帷幔,窥探其中真相。
公子蛮比她年长三岁,身材魁梧,眼神如鹰隼般锐利。额前系着一条已泛黄的麻缎带,给他的面容增添了几分苍凉的气息。与往日不同,今天的他异常沉默,目光炽热得几乎要将她燃烧。
她记得,公子蛮的箭术出神入化。为了博她欢心,他曾一箭射下113只南飞的大雁,取出雁舌为她烹制美味佳肴。今天,他的目光似乎更为炽烈,仿佛要将她一箭射中。
春天的气息令人陶醉,雨后的泥土孕育着蓬勃的生机,青草和嫩苗疯长,瞬间绿意盎然。公子蛮牵着她的细手,两人依偎在宫中的花园亭阁中,静静欣赏池边的柳树和潺潺的流水。她的脸颊微红,心中充满了无比的满足。虽然她听到了周围人对她和兄长关系的不满与指责,但她似乎毫不在意。
她认为,所谓的“礼数”何在?如果这个世界真有礼数,为什么如今无人尊崇周王朝?诸侯之间长期征战,父子兄弟常常刀枪相见,礼数又能如何?她只知道,兄长的温柔和关爱是真实的,他给她的每一份关怀都充满温暖。
三年后,公子蛮突然病亡,死因成谜。郑国流言四起,有人猜测她用了某种狐媚术才致使兄长早逝。但她从未做过辩解。郑穆公得知儿子死后,心如刀割,愤怒到极点,才发现自己的子女竟做出了如此违背伦理的事。尽管如此,由于他一直宠爱她,他并未重罚,而是为她安排了一门好婚事,将她许配给了邻国的大夫。
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中,她未曾有时间伤心,便开始了与丈夫的生活。夏季的日光洒满大地,初秋的余晖透过山谷照耀,她从马车里探头望去,仿佛一切变得遥不可及。她的婚姻变得平静而安宁,她也渐渐放下了曾经的往事。
在陈国,她成了夏姬,嫁给了大夫夏御叔。她的美貌依然无人能敌,甚至陈国的君主都曾对她产生过浓厚的兴趣。然而,夏姬的婚姻并非平静。丈夫夏御叔对她宠爱有加,但在她怀孕的日子里,夏御叔心中产生了疑虑。她怀孕早于常规,让丈夫心生疑虑,担心她与他人有染。
然而,当他亲手抱起刚出生的孩子,所有的疑虑瞬间化为无形。夏姬心中有些复杂的情绪,但却最终释怀,将自己和丈夫的关系视为最珍贵的东西。她的生活一度平静,直到夏御叔因病去世。
然而,她的丈夫的死带来了更大的风波。在陈国,传言不断,夏姬被怀疑使用了“狐媚术”导致丈夫早逝。即便如此,夏姬并未为此做出辩解。她的生活在不安定的社会中如履薄冰,不久后她带着儿子夏徵舒离开了原来的家,隐匿于偏远地区。
然而,岁月的风波并未平息,市井之中,恶人开始围绕她而来,图谋不轨。夏姬不得不在这个充满权谋和危机的乱世中,竭力保护自己和儿子。
正如所有的女子,在这个动荡时代,夏姬也曾经历过困苦和迷惘,但她仍旧坚持追求自己的安宁生活。她并不在乎人们的流言蜚语,只渴望能在这个乱世之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。
发布于:天津市股票配资官方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