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转眼,又到秋天。家门口的银杏叶开始泛黄,孩子的暑假作业也收拾完了,书包里多了一本崭新的《物理》课本。
我家孩子刚上初二那年,翻开这本书的表情特别有意思——既好奇,又有点懵,像刚领到一件新玩具,却不知道怎么玩。
刚开始学物理,最大的问题不是难,是“不会学”我记得那年第一次月考,孩子的物理卷子实验题几乎是空白。问他为什么,他说:“上课的时候好像明白了,可一做题,脑子就乱成一锅粥。”
这让我想起一句话——物理跟以前的课不一样,光会背是没用的。就像做菜,你背得出菜谱,不代表你炒出来的菜能好吃。它需要你去理解、去动手,还得会推敲里面的道理。
让孩子多动手,效果比刷题强有一次学杠杆原理,我没让他在书上干巴巴地记,而是让他去厨房翻东西——筷子、勺子、矿泉水瓶,全搬出来,自己搭一个“撬棍”,去试着搬沉一点的东西。
他玩得不亦乐乎,还发现开瓶盖也是杠杆原理。那一刻他才真的明白了书上的那几行字。
所以我觉得,家长要多给孩子创造机会,把课堂上的原理和生活里的小场景联系起来,不用多复杂,家里就能找到不少“实验器材”。
展开剩余55%画一画,题就不那么吓人了物理题看着数据多、文字长,其实只要画个图,立马就清晰了。
我家孩子以前嫌画图麻烦,后来发现画出来不仅省时间,还能避免漏条件。从那以后,遇到不顺的题,他都会先画一画。
别让刷题变成“体力活”有一阵子,他每天刷好多题,可成绩没怎么涨。后来我让他改成少做但精做——挑几道有代表性的题,搞懂为什么这么做、换个条件还能不能成立。慢慢地,碰到新题他就不怕了。
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等到学期快结束的时候,他已经变成了物理“十万个为什么”。吃饭时会问摩托车转弯为什么要倾斜,晚上吹风扇会问关掉后叶片怎么还会转一会儿,洗完杯子会问为什么外面会有水珠。
这些问题,其实就是物理的影子。孩子对它感兴趣了,成绩自然就会跟上。
最后想说初二的物理,其实是孩子打开科学大门的第一把钥匙。学得好,不光是多几个分数,还能让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观察能力发生变化。
所以啊,别老想着让他们多背几条公式、多做几张卷子,让他们在生活里多看看、动动手、琢磨琢磨,效果可能会更好。
发布于:河南省股票配资官方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